大受关注 研讨石油涨价、粮食安全等难题
胡主席参会日程安排紧密7月7日至9日,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赴日本参加八国峰会。外交部部长助理刘结一说:“胡主席这次访问时间短、活动多。”在7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,刘结一介绍了胡主席的日程安排:7月8日,出席中国、印度、巴西、南非和墨西哥5国首脑参加的发展中5国会晤;7月9日,出席8个发达国家与上述5个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会议;7月9日,参加世界经济大国能源安全与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;7月9日,出席上述13国加印尼、韩国、澳大利亚参加的8+8工作午餐会。与会期间,胡主席还将和多国首脑举行双边会晤,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意见。刘结一还透露,这次峰会将发表一个声明。这说明大国之间就全球的经济问题达成了一定的共识。
各国元首将认真讨论如何共同应对油价暴涨
石油对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,八国峰会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。“原油涨价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,其中包括供求关系、美元贬值和投机炒作。必须从多方入手,共同应对。”刘结一说。
刘结一表示,欧佩克国家增加产量,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。但是“多渠道”解决方案必须重视,比如说,节能、节油技术的推广普及也不可忽视。
世界粮食安全也是重点
有数据显示,2007年里,全球小麦价格上涨了112%,玉米价格上涨了47%,中国粮价上涨了约10%左右。今年一季度,泰国大米价格曾一夜之间从每吨330美元飙升至1000美元。本届八国峰会自然要关注这个大事。中国在世界粮食安全方面能作出什么贡献,也将受到关注。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李正东司长说,2008年,中国连续5年迎来夏粮丰收年。除了2004年其他年份里,中国都是粮食的净出口国。李正东说:“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。这是对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的最大贡献。”
面对粮价上涨,中国从今年1月1日开始对小麦、大麦、燕麦、玉米、稻米等粮食作物的出口加征5%至25%不等的出口税。同时,国家还从去年年底开始取消了小麦、稻谷、大米、玉米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。
李正东说,限制出口是临时性的措施,不会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影响。李正东强调,中国一直在通过实物援助、技术支持等方式,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粮食问题。
中国高度重视气候变化
2007年在德国举行的八国峰会上,各国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妥协。考虑到2050年前计划减少一半温室气体,今年的八国峰会,气候变化仍将受到重视。
国家发改委气候办苏伟司长表示,中国政府非常重视气候变化问题,倡导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。中国成立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,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担任组长。此外,中国还出台了《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》,近期目标是:到2010年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5年降低20%,也就是每年降低4%;污染物排放量降低10%,即每年降低2%。
(《中国青年报》2008年7月4日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