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样的粮老板,越多越好
溧水县沙塘庵传健粮食加工厂
每年秋粮入库季节,都要打起了粮食收购与销售“双热战”。在溧水、高淳两县乃至周边的安徽省地区,在众多国营、集体和私营粮食收购或加工企业大“比武”的竞赛中,溧水县沙塘庵粮食市场内的“老字号”粮食加工企业——传健粮食加工厂独树一帜,每天前来销售稻谷车辆,你来他往排起了长队,创下了日均收购百吨稻谷的新纪录。同时,南京、浙江等地的粮商,亲自押运大卡车,前来传健加工厂预约订购“晶健”牌大米,刷新了加工大米机器五天五夜不停机的新纪录。
“传健”在当今粮食加工行业普遍不太景气的情况下,为什么能连创两个新记录?粮食经纪人和粮商们会抢着回答你:卖稻谷给“传健”价格公道称心,买传健大米价廉质好放心,一句话“诚信”经营,开辟了“传健”粮食加工、销售红红火火的新天地。
“信誉两字值千金”。今年50出头的沈传健,从农村挑货郎担起家,深知“信誉”古训的真正含义和份量。30年前,他在全村第一个办起粮食加工厂时,就悟出一个道理:粮食加工企业,上连粮食市场经销商,下连田头种粮农民,中间还要与收购粮食的商贩对接,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经纪组织。生意人也好,经纪人也好,他经营的传健粮食加工厂“讲规矩、讲信誉”,成为企业的经营宗旨。一是对待粮商重合同不抬价,记得全国部分地区出现“非典”非常期间那年,“传健”曾与浙江一家粮行签订200多吨大米,大米市场价一夜攀升,一吨大米涨了近百元。粮商担忧在非常期间,“传健米”价格会水涨船高,没想到沈传健依然按合同价发货。客户说好才是好,从此,浙江、南京等十多家客商,与传健加工厂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。二是对待粮贩和卖粮农民不压价。记得2004年水稻收割登场的季节,连续10多天阴雨,附近的几家粮食加工企业几乎停止了对稻谷的收购。而沈传健看在眼里,急在心头,三次会同儿子沈爱保外出寻找稻谷烘干机,突击将附近农民收获的水份偏高的500多吨稻谷及时按市场价收购,结果稻谷烘干使成本偏高,待到加工成大米共亏本数万元。人心换人心,沈传健的诚信,赢得了广大粮贩和农民的信任和支持,即使遇到原粮供应偏紧的年份,农民们也乐意少留口粮,也要将最好的稻谷卖给传健加工厂。
诚信是企业发展之本。如今,溧水县传健加工厂成为溧水、高淳地区粮食行业规模最大、信誉最好的粮食经纪组织。该企业先后投资300多万,实行了粮食加工机械化作业,日加工粮食能力为100吨。2007年加工销售量达2万吨,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,上交税费、管理费近30万元。如今,每天为传健收购粮食的人最高峰有八九十人,在厂打工的固定职工有20多人,年收都在2万多元。富了更不忘资助弱势群体,多年来,沈传健每年资助5000元,帮助困难学生续学10多年,还捐款10多万元,用于家乡的社会事业和新农村建设。
传健加工厂厂长沈传健在粮食加工这个职业中,为当地农民、为沙塘庵粮食市场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,党和地方政府也给予了很高的荣誉,沈传健先后当选为南京市劳动模范、溧水县人大代表,市县先进经纪人,传健粮食加工厂获溧水县工商重合同守信用的企业、文明工商户等荣誉。 一位市领导曾赞扬他说:“这样的粮老板,越多越好!”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