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5月6日表示,目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,粮食库存充裕,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。 去年,我国粮食产量超过5000亿公斤(达到5015亿公斤),比2003年增产700多亿公斤,小麦、稻谷、玉米等三大谷物品种产量恢复到4500亿公斤以上,为近几年我国粮食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。 随着人口增长,城市化、工业化发展,我国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平稳增加,但居民的口粮消费略有减少,占粮食总消费量的比重下降。目前,国内粮食消费量5100亿公斤左右,产需总量基本平衡。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进口弥补外,小麦、稻谷、玉米三大品种消费量在4250亿公斤到4350亿公斤,产需平衡有余。 目前,我国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于国际公认的17%~18%粮食安全线水平。 为保证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,国家采取了四项主要措施,保持粮价既不大涨也不大落: 首先,促进粮食生产发展。这是保证市场供应、稳定粮价的基础。在我国粮食连续四年增产的情况下,国家对粮食生产依然高度重视。 其二,抓好粮食收购和调运。铁路和交通部门在运输安排上重点向粮食倾斜,特别是扩大东北粮食的外运能力。截止到4月20日,全国铁路系统从东北三省一区发运粮食1974万吨,同比增长13.4%。 其三,做好市场投放和应急准备。组织临时存储粮食和中央储备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的公开竞价销售,保证市场供应。国家有关部门(单位)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,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。 其四,加强粮食库存和粮食购销工作的监督检查。继续做好每年一次的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,加强对粮食库存的日常监管,开展经常性的随机检查、突击检查,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靠。 (《深圳特区报》2008年5月7日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