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济走过黄金五年
在过去5年中,我国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、运行平稳、效益良好、结构优化的态势。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表现,本轮经济增长周期可谓“黄金五年”。回顾过去5年的经济表现,可以用“增长快、运行稳、效益好、结构优”12个字来描述。 “增长快”。在解读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,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谢鸿光表示,我国GDP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,5年年均增长10.6%,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快、持续时间长的时期之一,不仅比同期世界年均增长4.5%的水平高出6.1个百分点,而且比改革开放以来年均增长9.8%的速度高出0.8个百分点。
“运行稳”。谢鸿光说,“稳”表现在经济增速季度间波动较小,年度加快势头有所放缓。2003年~2007年,年度GDP增速的波动幅度仅为1.4个百分点,相邻年度GDP增速的波动最大幅度为0.7个百分点,这在改革开放以来极为罕见。2007年GDP增速为11.4%,尽管创下了13年来的新高,但最后两个季度的增速已经开始回落,经济过热的风险有所化解。
“效益好”。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表示,这5年是我国经济效益最好的5年:财政收入从2002年的18903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超过5万亿元;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5年累计达到78632亿元,其中2007年为2.2万亿元以上。此外,过去5年的就业增加最多,平均每年新增城镇就业超过1000万人。扣除价格因素后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.8%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.8%,更多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。
“结构优”。这表现在三个方面,一是投资消费关系有所改善,200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投资;二是服务业快速增长,京、沪、穗等市的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或高于50%;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,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。 (《中国证券报》2008年3月5日)
|